
深化产教融合 共育医学英才--学校赴沭阳医院慰问驻点班师生
发布日期:2025-04-30
作者:校宣传部 浏览量: 10
4月28日,学校党委副书记张超率医疗与健康学院相关负责老师,走进学校附属沭阳医院考察交流,并慰问驻点班师生。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光胜、孙立柱,及科教处、护理部相关负责同志热情接待了学校考察组,并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互动。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校院联动的温情相聚,更是深化产教融合、践行“教育强国”战略的生动实践,为培养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用得上”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注入新动能。
一、产教融合结硕果:在“三个优”中看见育人初心
座谈会上,王光胜副院长对学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。张超副书记表达了对医院领导、老师的感谢。他以“三个优”高度概括合作成效。医院“环境优”,处处绿意盎然,花团锦簇,给学生营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。医院“师资优”的理念令人钦佩,从严格选拔带教老师,到科教处、护理部负责同志亲自把关教学质量,从标准化课程设计到内部授课选拔优中择优,处处彰显了附属医院“把课堂搬进临床”的职教真谛;而“保障优”则体现在对学生的暖心细节之中,免费且宽敞明亮的住宿环境、全新配备的洗衣机、贴心的生活补助,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了沭阳医院“家”文化的温暖。
这一切,正是双方深化产教融合、校院合作的丰硕成果。驻点班项目打破传统教学壁垒,将课堂延伸至临床一线,让学生在真实医疗场景中锤炼技能,既是职业教育“类型教育”特色的彰显,更是服务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主动作为。
二、双向奔赴育新人:在“教学相长”中锚定未来
座谈会上,医校双方围绕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”展开深度交流。医疗与健康学院负责同志汇报了驻点班的探索历程:从与科教科共研教学大纲到共建管理制度,从首期驻点班的“一月试点”到未来“一学年长学制”的规划,是“早临床、多临床、反复临床”理念的具体体现。
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光胜、孙立柱先后表态,强调驻点班不仅是学生成长的“练兵场”,更是医院发展的“动力源”。通过与青年学生的思维碰撞,医院得以在临床教学中捕捉前沿需求,实现“以教促医、以医哺教”的良性循环。这种“校医命运共同体”的构建,正是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升级、培养“复合型医学人才”的关键路径。
三、青春奋斗正当时:在“殷切嘱托”中点燃梦想
在驻点班学生宿舍与教室,张超副书记一行与同学们亲切交流。“学习虽苦,但耕耘必有收获!”张书记的勉励掷地有声,既是对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的劝学传统的传承,更暗含对新时代医学生“救死扶伤” 使命的期许。当学生们用欢呼声、掌声回应这份关怀时,现场涌动的不仅是师生相聚的温情,更是“健康所系、性命相托”职业信仰的传递。
据悉,学生在完成临床课程学习的同时,还将深度参与病房管理等实践环节。这种“教室—实训室—病房”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,让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,真正实现“毕业即上岗、上岗即胜任”的育人目标,为破解医学人才培养“供需错配”难题提供了“九州方案”。
四、在“四个融合”中书写职教新篇
此次慰问活动,是校院合作的阶段性总结,更是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起点。当教育链精准对接产业链,当人才链深度融入创新链,职业教育的“类型优势”正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“现实生产力”。从沭阳医院驻点班的实践中,我们看到:真正的教育,从来都是“有温度的培养”与“有高度的引领”的统一,它既关注学生的住宿是否安全,更着眼于“健康中国”需要怎样的接班人;它既计较教学大纲的一字一句,更谋划着如何让千万个“驻点班”成为孕育医学人才的沃土。
这,正是职业教育的初心与使命:以产教融合之笔,在时代画卷上书写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壮美篇章。相信在校院双方的共同努力下,紫金国际平台_中国足彩网-官网优秀的新时代护理人才将从这里出发,在守护人民健康的征途上绽放青春光芒!
(医疗与健康学院 彭梦彐/文;时景/审核;董晶晶/编审;王晓伟/编辑;钱荣/编审)